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邵娜娜博士的论文《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头条文章,发表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工作动态栏目。这已是包括邵娜娜老师在内的我校思政课教师第4次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上发表论文。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思政司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具体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服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性门户网站,是发挥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的思政工作网络育人主阵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又一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发表论文,充分彰显了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育人实效。
邵娜娜博士的论文通过阐述整合课程资源、打造生态文明实践典型、加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等关键问题,探索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旨在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现将此文转发,以飨各位读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思想政治教育又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观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通过整合各类课程资源、打造生态文明实践典型、加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等路径,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大学生的课堂生态文明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自觉运用生态文明的思维方式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第一,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加强生态哲学思想的教育,在讲普遍联系的观点时,要阐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性,提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中增强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教育,系统讲授“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新举措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中加强生态行为的养成教育,在讲授生态道德知识和生态法律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尊重自然、合理消费的实践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增强生态法律观念和环境自律意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挖掘和补充生态文明的历史材料,结合历史发展讲清楚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反思生态危机的历史教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忧患意识。第二,挖掘其他各类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要素。一方面,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授课中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内容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点。如在“健康课”中利用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分享有关饮食卫生的现实案例,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过度使用农药、随意排放家畜粪便和工业废弃物造成的危害;在“设计课”中讲授装饰艺术时,鼓励大学生从树皮、草木等原生态标本中寻求灵感,通过收集生态事物,从生态中挖掘创意,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另一方面,在其他非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增加人文属性的生态类学科的内容。积极开设生态设计学、生态金融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社会学、生态文化史等选修课,增加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环境美学等人文属性的生态类知识传授,引导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历史渊源等理论知识。
二、打造生态文明实践典型,发挥朋辈群体的领头雁效应实践育人是理论育人的巩固和深化,蕴含着无穷的能量,能够激发人们的精神意志,因此,充分利用生态文明实践典型的教育功能,能够激励和引导大学生群体的生态行为。第一,选树生态文明教育先进个人以增强教育感召力。生态文明教育先进个人往往以直观、人性化的形式使得大学生内心产生仰慕之情进而衍生出主动效仿的愿望和热情。这就要求我们组织“重走复兴之路”“生态文明·中国梦”等新时代实践精品项目,开展生态事迹报告会、生态科普推广会、生态调查研讨会等活动,在多样化实践活动中选树出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先进个人,使其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感化学习者,激发人们的认同、崇拜、信服、效仿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愿望,促使全社会由衷而热烈、自愿而自觉地养成崇高生态品质。第二,打造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模范队以增强教育持续力。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模范队通过开展一系列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进而增强其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践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泛开展关于生态工作坊、社区教育、热点探析以及环保银行等体验互动式活动,在活动中打造出一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针对性的环保志愿模范服务队,对表现优秀者予以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参与激励等,既激发队员自身的成就感,又引领大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在反思中行动,进而持续推动生态教育长期化、常态化发展。第三,创建生态环保优秀协会以提升教育影响力。生态环保优秀协会能够通过发挥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行为。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和新要求,创建具有完备科学体系和鲜明实践要求的优秀协会,开展如“美丽生态城·砥砺共前行”“亲近自然·生态科普”“推广绿色GDP评价体系”等协会活动,激励大学生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生态文明教育事业提供政治引导、环境场地和文化产品,强化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三、加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要注重以文化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网络层面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文明教育创造良好环境。第一,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创设教育场域。将本校发展历史和所在地文化史实等融合到中心广场、象征性雕塑和特色亭台楼阁等中心人文景观的设计中;将当地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文明思想素材和典范等融合到文化长廊、教学楼等功能区景观的设计中,等等;不断将物质环境中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主体情趣和生态感受,达到“其来也渐,其化也速,其入也深”的教育效果,以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行为习惯。第二,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营造教育氛围。在《城市规划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生态类学科的教学设计中增加绿色生态文化模块,弘扬校园生态文明主旋律,打造绿色生态的教学体系;运用各类新型媒体形式以浸泡式的宣传方式,构建积极向上、生态健康的舆论导向,等等;进而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达到淬炼生态品格、浸染生态行为等目的。第三,强化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完善教育机制。将“生态环境—道德伦理—公民权利”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园制度的制定中,并且使各项规章制度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障大学生在制度制定中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生态文明教育接地气、落地行、扎下根;注意将生态情感、生态价值取向和生态行为方式等目标体系融入到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制度中去,使其与德育考核、综合素质测评紧密结合,保证生态文明教育的程序化和常态化,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第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抢占网络教育阵地。通过慕课、微课等授课方式使师生交流方式信息化,以视频、图像、音频、文字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促进生态文明信息的自由传播,同时,在共享式的信息传播模式中积极宣传生态保护方面的先进人物及其典型事迹,使大学生在网络生态环境的熏陶和真实生态案例的启发中形成对生态文明观念的内心建构,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立体化。